黎巴嫩经济靠什么运转?
近几年说起黎巴嫩,许多人会想到“战争”“国家破产”等关键词,也会好奇,这个国家究竟依靠什么运转和生存。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人很擅长经商,这种能力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腓尼基人,他们掌握了造船工艺,用黎巴嫩产的雪松木打造船只,在地中海上进行贸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黎巴嫩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侨汇。黎本国人口约为607万,但在海外的黎巴嫩人及其后裔多达1500万。这些人虽然移民海外,但仍与本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侨商促使外贸在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促进了黎巴嫩和中国的民间联系。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黎巴嫩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据我观察,黎巴嫩市场上的很多商品都来自中国,尤其是服装鞋包、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近些年还增加了太阳能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黎巴嫩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则包括被称为“中东王室御用巧克力品牌”的芭驰、时装品牌艾莉萨博,还有橄榄皂、护肤品等。
2011年,多家阿拉伯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阿文化商贸交流促进会这个非营利、非政府组织,我被推举为会长。此后,我带领多位阿拉伯企业家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和上海进博会,并协助中国企业开展面向阿拉伯世界的推广与合作。中黎的商贸联系也让中国文化更快地在黎巴嫩生根发芽。有位黎巴嫩妈妈告诉我,她想让自己2岁的女儿学汉语。她说:“语言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她爸爸正在跟中国做生意,以后她还要接手呢!”
另外,旅游业是除金融业和侨汇外,黎巴嫩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这也是我从2008年创立了自己的旅行社后一直在从事的行业。黎巴嫩原本是中东旅游胜地,在1975年至1990年的内战中遭受重创。内战结束后,黎政府曾将振兴旅游业作为重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黎巴嫩游客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达54亿美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不过,今年夏末爆发的黎以冲突给黎巴嫩旅游业带来了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