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雨翔看来,纽约政府非常“狡猾”,尤其在处理钱少事多的难题时,纽约市政府通常不通过直接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来运营公园,而是通过“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机制,将周边地产的增值部分作为持续的资金来源。
在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规划中,政府与社区达成协议,允许把公园内的个别地块租给开发商。这些地块的地租足以支付布鲁克林公园运营成本的八成左右。罗雨翔解释,由于房地产税在中国尚未普及,这种“价值捕获”的做法在国内应有不同的体现。
通过“价值捕获”的方式,政府、企业和社区形成了紧密的三角关系。政府通过规划创新,让周边地产为公园运营提供资金支持,企业从中受益,社区在对商业模式做出一定妥协后则获得了更好的公共空间。
“如果想要让公园更大更美,就得吸引开发商来建更多的房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私人盈利的最大化变得相辅相成。这个逻辑乍一听有些自相矛盾,却体现着一种略带‘狡黠’的智慧。”罗雨翔在《创造大都会》中写道。
“多元”的另一面
纽约多元共融的气息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中心,纽约拥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使年轻人能寻找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所长。
与此同时,纽约也常常让年轻人感到高攀不起。别说在纽约买房了,工薪一族也许连房租都难以支付。罗雨翔写书时查找了一些住房数据,发现约44%的纽约居民将工资的1/3以上用于房租,22%的人甚至将一半的工资用于住房。他身边有同事和朋友忍受不了纽约的高租金而逃离纽约。
纽约有热情一面,也有冷漠一面;同样地,多元自由也像硬币那样有两面。罗雨翔感慨:“我在写书的时候,拥堵费政策已经即将落地。等我把书写完,政策突然被撤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