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麟:在法国总统大选中,外交事务往往不大会真正影响法国选民手中的选票走向,这次俄乌冲突也一样。
当地时间4月24日,法国投票站 图自IC Photo
表面上看,媒体对俄乌冲突着墨很多,但实际上它对竞选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影响。可以说,唯一的影响就是马克龙利用俄乌军事冲突,指责勒庞与普京关系过于密切,指责勒庞从俄罗斯银行贷款投入竞选,指责俄罗斯是勒庞的银行家,这一点可能对马克龙的选票有一定的帮助。
除此以外,俄乌冲突对这次大选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会有一个选民说,“哎,马克龙多次斡旋俄乌关系,我就把票投给马克龙”,也不会因为马克龙斡旋失败而反对马克龙。他们主要的关注点还是自己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购买力。
观察者网:现在中间派候选人马克龙成功连任,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在大选中取得历史性高票,曾经强大的左翼社会党和右翼共和党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均未超过5%,竞选经费无法获得国家报销。
有观点认为,法国已经超出了主导战后政坛的传统左右分歧,走向了一场反移民民族主义者与对全球化持开放态度的亲欧洲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左”和“右”是否渐渐过时了?
郑若麟:这就要谈到法国传统左、右翼正在走向历史性衰落的问题。
战后,从戴高乐开始,他与蓬皮杜、吉斯卡尔都是右翼的总统,一直到1981年左翼社会党的密特朗当选,法国一直在左翼和右翼之间摆动。但是为什么这次会出现传统左右翼得票率都不到5%的现象呢?
我早已在多次演讲、采访、撰文中反复强调,到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传统马克思的左翼、右翼阶级区分法已经出现了变化。今天真正区分法国人的,是支持还是反对全球化的问题。更明确地说,就是统治阶级的内部资本产生了分裂,民族产业资本和跨国金融资本之间出现了深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