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成功连任,让欧盟、北约一众“看官”松了口气。但选举中的蛛丝马迹,真实暴露出法国乃至西方不少新疾旧患。
2022年,法国大选“决战”投票弃权率创下50年新高,选民只是不待见马克龙与极右翼候选人勒庞?还是已经对当前“民主”选举体制绝望,法媒却对此只字不提?
当民选官员不能匿名推荐总统候选人,普通法国公民如何在统治集团操纵下,被踢出大选这场“民主游戏”?
在法国传统左、右翼走向衰落,中间派与极左、极右翼选举表现亮眼的时候;在一个东方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迅猛崛起,导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和跨国金融资本不能再尽情薅全世界羊毛的时候……支持与反对全球化,是否已经成为新的划分标准,代替“左”与“右”的分歧,升级、甚至极端化为新的西方内部矛盾?
没有了连任的烦恼,马克龙在俄乌冲突、北约以及与华盛顿关系上,会否表现得更为大胆?曾为访华学过中文的他,又能否给中法关系带来更多期待?
……
4月28日,观察者网为此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郑若麟,试图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地时间4月20日,马克龙与勒庞参加电视辩论。图自IC Photo
【采访/观察者网童黎】
观察者网:据法媒报道,法国大选最后一轮约有4870万人登记投票,投票率甚至低于第一轮投票,弃权率达到28%,为50年来最高。有选民抱怨,这是一场没有选择的投票。能否分析一下投票率低的原因?
郑若麟:这一次投票率创了历史最低,有1370万人没有去投票,非常说明问题。我在大选期间与法国的朋友们多次通话,可以感到他们的绝望情绪:不只是对候选人绝望,也对大选机制本身绝望,导致他们选不出心目当中真正理想的总统。
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法国是一个二轮、多总统候选人选举的体制,与美国两个候选人的体制不同。那么按理说,法国在第一轮应该可以选出自己心中最理想、代表着本阶级利益的候选人。但即使在这一点上,法国的统治集团也已经通过法国的选举体制牢牢把控,以至于能够改变体制本身的候选人,都已经无法真正进入大选这个“民主”游戏。
示威者标语显示“不要马克龙,不要勒庞,要革命”视频截图
此前,要成为一个总统候选人,有一个500民选官员签名的机制。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因为它非常重要。
在过去,如果一个普通的法国公民想成为总统候选人,只要说服500个民选官员签名支持他,他就可以成为正式候选人。当然这也要宪法委员会批准,但委员会无法不批准这样一个获得足够官员签名的候选人。
所以此时,理论上,任何人只要说服500个民选官员,就能出马竞选总统,他所代表的民众也就有了投票的对象。
这样一来,在多届法国选举当中,总会有一些真正威胁到法国目前选举体制的总统候选人出现,因此机制很快变了。
过去,500个民选官员签名是匿名支持,现在被改成署名支持。这样一来,你敢支持一个统治阶级真正反对的总统候选人吗?不敢了,否则你还想不想保留官员身份呢?
在这种背景下,这一次总统大选,可以说没有任何真正“出格”的总统候选人。于是,有一大部分希望改变这个选举体制的人,就找不到他们真正中意的候选人。弃权的人那么多,说明了他们的绝望情绪有多大。
令人绝望的有两点。一部分只是对候选人不满,他们提出了“既不要勒庞,也不要马克龙”的口号。但是,其中实际还隐藏着一种更强烈的不满,也就是法国媒体只字不提的——对“民主”选举体制本身的不满。这部分人并不是说已经看中了另外一个机制,想出了更好的选举体制或者更好的政治制度。但他们看出来现在是一个坏体制。
他们拒绝投票,投白票,都是为了抗议这个体制。
观察者网:那可不可以说,其实出门投票的选民中,一部分也只是“被迫”执行一种投票策略,并不真正代表他的民意?
郑若麟:正如我刚才说的,拒绝投票的人是没有办法。除了一部分人“既不要勒庞,也不要马克龙”,我想提醒的是,关于另一部分对选举体制本身产生的强烈不满,甚至绝望情绪,法国媒体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字。因为它非常政治不正确,谁敢于质疑民选体制本身,就得不到任何发言的空间。所以在这次大选当中,他们也没有任何表达的权利,只能弃权。
与此同时,确实有很多人为了抵制勒庞而选择投票给马克龙,这就是法国的政治正确在起作用——投票给勒庞是政治不正确的。
当地时间4月24日,马克龙发表胜选演讲。图自IC Photo
原标题:印度鹰派学者称:美俄新冷战将加速中国崛起[文/观察者网 刘骞]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进入到第14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加码制裁俄罗斯。
2022-03-10 09:43:52印度美国总统拜登执政第一年即将结束。在他上任之前,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达到了创纪录的低点。
2021-12-23 08:52:14美国崛起他为何引来杀身之祸?作者:阿莱编辑:付玉梅编审:苏睿凌云4月的一个清晨,天蒙蒙亮,莫斯科还笼罩在一片寒雾之中。一辆灰色的面包车悄悄驶进一个居民区,在一幢公寓楼附近停了下来。
2022-04-30 09:17:33俄“铁嘴”险遭暗杀多半个世纪以来,航空兵已经成为确保作战行动胜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就已经体现出重大的意义,并且这种重要性不断提升。
2022-04-30 09:06:53俄乌冲突作者:杨东霖 杨扬 卢健铭前言:美国除了建立一个旨在保护本土免受洲际弹道导弹和中程导弹攻击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外,还有一项迫切的任务——建立和改进处于战区的导弹防御系统。
2022-04-29 18:35:41浅谈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4月29日报道,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在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周末版采访时说,他治下的150个岛屿“不欢迎澳大利亚国防军人员”。
2022-04-29 17:58:53日本冲绳县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