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成功连任,让欧盟、北约一众“看官”松了口气。但选举中的蛛丝马迹,真实暴露出法国乃至西方不少新疾旧患。
2022年,法国大选“决战”投票弃权率创下50年新高,选民只是不待见马克龙与极右翼候选人勒庞?还是已经对当前“民主”选举体制绝望,法媒却对此只字不提?
当民选官员不能匿名推荐总统候选人,普通法国公民如何在统治集团操纵下,被踢出大选这场“民主游戏”?
在法国传统左、右翼走向衰落,中间派与极左、极右翼选举表现亮眼的时候;在一个东方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迅猛崛起,导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和跨国金融资本不能再尽情薅全世界羊毛的时候……支持与反对全球化,是否已经成为新的划分标准,代替“左”与“右”的分歧,升级、甚至极端化为新的西方内部矛盾?
没有了连任的烦恼,马克龙在俄乌冲突、北约以及与华盛顿关系上,会否表现得更为大胆?曾为访华学过中文的他,又能否给中法关系带来更多期待?
……
4月28日,观察者网为此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郑若麟,试图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地时间4月20日,马克龙与勒庞参加电视辩论。图自IC Photo
【采访/观察者网童黎】
观察者网:据法媒报道,法国大选最后一轮约有4870万人登记投票,投票率甚至低于第一轮投票,弃权率达到28%,为50年来最高。有选民抱怨,这是一场没有选择的投票。能否分析一下投票率低的原因?
郑若麟:这一次投票率创了历史最低,有1370万人没有去投票,非常说明问题。我在大选期间与法国的朋友们多次通话,可以感到他们的绝望情绪:不只是对候选人绝望,也对大选机制本身绝望,导致他们选不出心目当中真正理想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