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达表示,伊朗和以色列周边的国家其实并不希望看到自家门口爆发大战。“抛开美国财政和资源上的压力不谈,主动对伊朗采取军事升级只会让局势更加不稳,使美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疏远,在国内外都招致声誉损失。”
此外,近年来因在南海问题上的共同利益而被拉近的美菲关系,也可能因此动摇,并在区域内引发连锁反应。帕拉达直言,美菲之间的防务关系,本来就只在双方战略利益一致时才紧密。按照勒沃的说法,现在是一个“关键时刻”,对马尼拉而言,即便美方承诺只是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也可能让其开始质疑美国的可靠性。
勒沃称,这有可能推动欧盟-东盟之间建立更强的安全对话机制,也可能加速形成一些小多边安全合作平台。“美国战略态势的重新调整,或许会加快地区多元安全架构的建设,欧洲、日本、韩国等也将扮演更积极、虽然仍属补充性的角色。”帕拉达举例说,在菲军备现代化过程中,韩国所占据份额正越来越大。
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2022年上任,在他的领导下,菲律宾加强了与美国的长期防务关系,扩大了美军对菲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限,并允许美方部署武器系统。马科斯政府对南海问题也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屡屡挑起与中方的摩擦。
此前,在6月10日菲律宾华商联总会活动中,马科斯呼吁菲中商界人士促进两国关系发展,这一表态引发了有关他软化对华立场的猜测。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马科斯此前在南海推行的强硬对抗政策,这一转变短期内不太可能带来实质性成果:若菲律宾未能摆脱对美依赖、制定独立外交政策,对华示好可能仅为象征性姿态,中国未必会积极回应。
就在6月20日,菲律宾再有船只执意抵近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遭中方海警驱离。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曾指出,菲方在海上频繁侵权挑衅,才是导致局势紧张的根源。中方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不要挑战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
关于以伊局势,中方已表态支持伊方致力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停火,让人民恢复正常生活,推动中东局势尽快降温。
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时说,以色列和美国以“未来可能的威胁”为由对伊朗动武,严重违反国际法,侵犯伊朗主权。美方军机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的伊朗核设施更是开创恶劣先例,威胁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和平需要实力来保卫,但实力未必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中方反对以武力解决争端,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国际公理一边。”王毅说。(责任编辑: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