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为何成中美博弈的主战场 岛礁建设改变战略格局。2014年,中国在南海地区启动大规模岛礁建设计划,通过填海造陆工程,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逐步形成现代化军事基地,显著增强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这些前沿基地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南海态势感知能力,能够有效监控域外军事力量在该海域的一举一动。
面对这一战略态势的变化,美国采取了包括双航母战斗群巡航、舰机抵近侦察、战略轰炸机示威飞行以及多军种联合演习等一系列军事反制措施。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军内部甚至出现对南海人工岛礁实施军事打击的激进主张,时任美军联合参谋部主任的麦肯齐中将曾公开发出武力威胁。美国军方针对南海岛礁的军事打击方案研究一直持续,相关作战构想不断推演和细化。
虽然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局部冲突的爆发往往只需要一个看似偶然的导火索。特别是在南海这样复杂敏感的海域,舰机近距离相遇时的意外碰撞事故很可能成为引发军事对抗的突发事件。因此,中国在南海建设的人工岛礁具备怎样的防御能力成为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问题。
2014年,中国在南沙群岛启动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设工程,历时四年到2018年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先进的填海造陆技术,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成功转变为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永久性陆地,岛上建有可供大型飞机起降的标准跑道、深水港口和完善的后勤保障设施。华阳礁、南薰礁、东门礁和赤瓜礁的扩建工程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形成约0.5平方公里的新增陆地,后续的填海工程仍在有序推进,为建造更多战略性岛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