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介入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令中东局势走向倍受瞩目。香港《南华早报》24日报道称,有海外观察人士认为,美国此次“直接下场”不仅将在军事上消耗华盛顿的注意力和资源,导致所谓“印太地区”出现战略真空,并为美国带来政治和经济代价。西方专家和菲律宾人士就此炒作称,这将让中国“抓到机会”。
美国上周袭击伊朗核设施,导致局势升级后,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声称,以色列和伊朗达成了“全面彻底的停火协议”,但停火仅生效1小时便破裂,以伊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协议。截至24日,以方在与特朗普通话后宣布“停止进一步的攻击行动”。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4日也表示,伊朗已准备好进行对话。
但美国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介入以伊冲突,还是引发了一些观察人士的担忧,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号称与美国“肩并肩”的菲律宾。《南华早报》说,尽管美国依然口头上强调“印太地区”是其“优先战区”,但有专家警告,美国并非不会陷入战略资源过度分散的问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RSIS)研究员穆罕默德·法伊扎尔(Muhammad Faizal)指出,虽然此前俄乌冲突也引发过类似担忧,但美国对俄乌冲突的介入大多是间接的,而这次中东局势可能会不太一样。
法伊扎尔称,美国历届政府其实都试图把战略重心从中东移向“印太”,但中东局势不断有新变化,加上美国国内强大的亲以色列游说力量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华盛顿始终无法真正抽身。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4日,伊朗德黑兰,一处广告牌上用波斯语和希伯来语写着:“一次沉重打击……卑鄙邪恶的犹太复国主义政权(以色列)犯了一个严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