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年,叙利亚地区被罗马征服,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这段历史带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叙利亚接受了自公元1世纪兴起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持续到公元7世纪之前。
12月21日,叙利亚大马士革哈赖斯塔地区百废待兴。(视觉中国)
然而,叙利亚的历史车轮又开始向东方转向。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如一弯新月在阿拉伯半岛腹地冉冉升起,在先知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的带领下,穆斯林向西亚更广阔的地区征服。
叙利亚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征服后,一度成为伊斯兰文明的核心区,逐渐融入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圈,这段历史对大部分叙利亚人确立作为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与对伊斯兰教的宗教认同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尽管如此,基督教因素仍在叙保存下来,至今在叙利亚还生活着不少基督徒。
自公元16世纪起,叙利亚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但土耳其人的统治并未深入叙腹地,长期处于“统而不治”状态。截至18世纪末,叙利亚尚未呈现出真正的政治实体的特征。
此后,随着叙利亚地区各省对所辖土地的统治力增强,该地区曾经分散的政治组织形式出现新格局:城市内部依据社会政治职能、宗教信仰等划分出不同派系和家族,他们为争夺城市资源和统治地位,在城市内部相互冲突。
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发展也促使城市精英阶层产生,他们承载了叙利亚建立国家的希望。
在反帝反殖民斗争中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中心
与叙利亚地区各城市发展同步发生的,是自17、18世纪开始西方列强逐步对叙利亚渗透影响力。这一过程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加速衰落,法国、英国在叙利亚地区谋求经商特权并不断移民。尤其是法国,到19世纪初,对叙利亚的经济渗透与政治控制越来越强,使得叙利亚成为法国事实上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