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昂贵
▼
让米格-35沦为鸡肋的还不仅是平庸性能,昂贵的价格也占了不小的因素。据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官方数据证实,米格-29战斗机的出厂价仅在2100万美元左右,但作为深度改进型的米格-35战斗机,其出厂价竟高达5000万美元!
即使是比米格-35性能更先进的苏-35战斗机,它的出厂价也不过6000万美元左右。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对米格-35战斗机感兴趣的国家(埃及、印度、马来西亚等),仔细对比并实地体验了米格-35战斗机后,要么选择加钱买苏-35,要么选择退而求其次,去买更便宜的库存米格-29。
苏-35
2014年,埃及空军宣布考虑采购24架米格-35战斗机,成为该机第一个海外客户,结果到了2015年,埃及却临时变卦,决定先采购46架更便宜的米格-29M战斗机。
在印度,米格-35战斗机也在竞标中遇冷,印度空军坚定地表示自己只打算采购米格-29和苏-30战斗机用以补充机队,对米格-35不闻不问。讽刺的是,早在2007年米格-35首飞成功后,俄方就在第一时间向印度推荐了该战机,最终却输在了尴尬的性能上,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据推测,如果米格-35向外出口,其出口价格可能将达到6000-7000万美元。但性价比上比米格-35更有竞争力的外贸战机,实在是太多了——法国的阵风、欧洲的台风、美国的F-16、俄罗斯自己的苏-27系列、米格-29系列、中巴联合研制的FC-1「枭龙」Block3……在这些经典与性能并存的强大竞争对手面前,初出茅庐的米格-35遇冷并不意外。
定位尴尬
▼
让米格-35真正沦落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境地的,还是它尴尬的定位。打一开始,俄罗斯就打算将其作为一款「先进的中型多功能外贸战机」,但却忽略了这一定位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