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科学家们“已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航空煤油的斜爆震发动机,飞行速度可达16马赫(相当于时速2万公里),一时间引起了巨大轰动。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南华早报》报道原文,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这短短一句话中,蕴含的信息量是相当丰富,因此需要简单拆解一下。首先是16马赫的超高速度。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先说航空领域,美国F-22战斗机的最高速度大约为2.25马赫,虽然不是最快的,但是已经是人类战斗机的顶尖水平了。而目前人类所造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之一,是美国NASA的X-43A技术验证机。
最理想状态下,速度大约为9.6马赫。如果这台16马赫的发动机已经实用,那么装上了某个飞行器后,它的性能将直接“逆天”。考虑到赤道的总周长不过40075公里,这个飞行器有能力在2个小时左右就环绕赤道飞行一圈。粗略计算一下可知,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为1200公里,上海到洛杉矶大约有10000公里。那么这台飞行器,只需要花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第一趟路程,不到30分钟,就能飞越整个太平洋。
▲X-43A,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这种飞行器存在,那么放在航天领域也一样颠覆。实际上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进入近地球轨道的速度为28440公里/小时,第二宇宙速度即摆脱地球引力的速度为40320公里/小时。虽然16马赫飞行器还差一点意思,但距离第一宇宙速度已经非常接近。达到它,似乎也就是“一脚油门”的事——都16马赫了,再弄个20马赫的,好像努力努力也行。
▲航天器再入想象图,16马赫飞行器的飞行场景和它差不多,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