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实际效果来说,五角大楼此举适得其反。英国《金融时报》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在私人安保、后勤保障以及重建工程等方面付给承包商的报酬总计高达1380亿美元,负责为美军提供安保、电力甚至厕纸的承包商赚得盆满钵满。《华尔街日报》称,国防承包商在反恐战争中以“重要的补充力量”角色活跃在战争舞台上。高峰时期,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部署有18.79万名士兵,同时期在当地的国防承包商雇员则多达20.366万。时任总统奥巴马命令美军撤离阿富汗后,驻阿国防承包商雇员与美军士兵分别还有2.6万人和9800人。特朗普卸任时,留在阿富汗的国防承包商雇员仍有1.8万人,美军士兵只有2500人。统计显示,自“9·11”事件以来,大量外包项目推动五角大楼的反恐战争花费攀上14万亿美元高点。国防承包商们将其中30%至50%的收益揽入囊中。
既坑了盟友又坑了自己
《华尔街日报》2021年12月的报道曾回顾说,在美军当年从阿富汗仓皇撤军后,白宫对于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进行全面反思时发现,和五角大楼签约的美国国防承包商们不只处理战争后勤任务,还包含规划战区燃料、粮食运输路线,协助训练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武器及装备等,而过于依赖这些国防承包商是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布朗大学战争代价计划与国际政策中心的报告称,当时阿富汗安全部队偏好俄制直升机,因为它们更好操作,阿富汗人此前已经有丰富的使用和维护经验,更容易上手,也适合该国的山地环境。但五角大楼坚持阿富汗安全部队使用“黑鹰”等美制直升机,但除了美国国防承包商外,阿富汗方面几乎无人知道该如何保养及维修。美军和国防承包商陆续撤离后,这些精密美制军械的保养知识也被带走,阿富汗安全部队突然发现美制武器因为没有得到合适的维护而无法使用。当时的阿富汗政府官员曾向美方抱怨说,由此失去的空中优势,是阿富汗安全部队面对塔利班进攻时一溃千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