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基辛格早已被人遗忘,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还是认识到了这一事实。例如,保守派评论家威廉·萨菲尔(William Safire)指出,即使基辛格本人无法参政,里根政府很快就被“基辛格主义者”和“缓和主义者(détenteniks)”渗透。的确,里根政府变得十分通融,以至于轮到基辛格指责里根过于软弱,比如他对波兰实施戒严令的反应。基辛格反对从苏联向西欧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计划,理由是这将使西方“比今天更容易受到政治操纵”。事实证明,这个警告是有先见之明的。1987年,里根准备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达成协议,两国将销毁所有中程核武器。尼克松和基辛格在《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的专栏上警告这种做法太过分了。对于这样的批评,国务卿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给出了一个一针见血的回应:“我们现在已经超越了‘缓和’。”
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握手。苏联与美国关系缓和,冷战走向结束。(图源:路透社)
“缓和”2.0
考虑到1969年初美国所面临的困境,基辛格所设想的缓和局面是合情合理的。由于无法击败北越、饱受滞胀之苦、在种族关系与妇女权利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华盛顿无法与莫斯科硬碰硬。同时,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整体经济根本无法支撑国防开支的增长(尽管基辛格很少提及,但缓和也有财政方面的原因)。缓和并不如基辛格的批评者所称,意味着接受、信任或姑息苏联;它也不意味着允许苏联获得核优势、永久控制东欧或在第三世界建立帝国。它意味着承认美国力量的局限性,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降低热核战争的风险,并为美国复苏争取时间。
这奏效了。诚然,基辛格没有确保美国从南越撤军到北方征服南方之间的“体面间隔”,他曾希望这一间隔足够长,以限制对华盛顿信誉和声誉的损害。但是,“缓和”使美国在国内重整旗鼓,稳定其冷战战略。美国经济很快以苏联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创新,创造出经济和技术资产,使华盛顿取得了冷战的胜利。缓和也给了苏联自缢的绳索。在东南亚和非洲南部取得的成功让苏联更加胆大妄为,他们对欠发达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错误且代价高昂的干预,最终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