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俄军对于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等高价值作战资产的运用,缺乏战场意识,兵力运用十分马虎,轻易让这些高价值飞机前出,轻易判断在乌军战役地幅内没有可以威胁到己方目标的北约制远程区域防空系统,最后果不其然,大意轻敌的后果,就是让敌人给自己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同时,俄军的多兵种、多机种协同水平也比较差,按照预警机、战略级电子战机兵力运用要点,此类飞机在空时,除了需要部署随伴护航飞机,还需要配置相应的防空压制小队,用于压制猝发地导雷达,这一兵力配置可谓是为对方地导“打闷棍”而专门作出的反制措施。以俄罗斯空天军所具备的防空压制能力来看,使用苏-35S战斗机,配合“希比内-M”电子对抗吊舱和X-31PM型反辐射导弹,是具备一定的防空压制能力的,若在乌军地导雷达开机时进行紧急防空压制,起码可以为这两架飞机提供一定的规避时间,但是俄军似乎并没有做出此类安排,坐看乌军地导开火射击时预警机挨打。
乌军发布的俄大型机飞行警戒路线图
俄军大型机队和战术机队配合非常不协调图源:俄空天军
再以1月24日的战例来看,俄罗斯空天军的战场意识更是如同灾难,单纯认为通报了飞行计划,乌克兰军队就会放行俄军,完全没有预料到乌克兰军队内部可能存在上情下达渠道不畅,内斗严重,大批岗位人浮于事,乃至单纯为了击落战果而不管不顾的情况,总之“还是把乌克兰人想的太好了”,既然没有充分估计到敌人的下限程度,那运输机被击落就是必然付出的代价。
但即使如此,俄军伊尔-22M被重伤,伊尔-76MD被击落,A50U被疑似击落的战例,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在现代战争中,此类原本应当部署在二线空域的高价值作战目标,绝非就是进了“保险箱”了,有大量的打击手段,足以威胁到此类机型的安全。比如,在地导系统上,俄军就装备有S-300V4和S-400两种远程区域防空系统,前者配备的9M82MD型防空导弹、后者配备的40N6型防空导弹等,都具备打击距离在400千米以上高空作战目标的能力;考虑到预警机、运输机等机型的机动性和雷达反射面,几乎是此类系统最佳的打击目标,即使部署在距前线200千米的距离上也不一定保险,可能遭到远程地导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