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欧洲的做法,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欧盟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李冠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欧盟有关国家会在政府或欧盟的官网上公布总援助金额,但其中赠款或贷款的比例往往不会轻易公开。而且,此类援助通常都不会是无偿的,往往存在其他方面的利益交换。
李冠杰举例说,英国援助给乌克兰的军火可以为本国军火生产商带来订单,提高当地就业并以此获利。而且,部分库存军火本来已快到期,不打仗也会报废,欧洲国家也希望借此更新换代军事装备。
事实上,英国在俄乌冲突第一年就谈及乌克兰重建问题,召开了多次会议。一旦涉及重建,如房子建设、网络建设、城市规划等,英国的利益就会牵涉其中,一批英国建筑公司、咨询公司等都会跟进。
英国一直强调与乌克兰政府建立亲密关系,所以可以想见,当战后重建开始,英国公司将优先获得参与项目的权利,在援助和建设中慢慢“收回”利润。
用来扩大影响力的复杂政治工具
俄乌冲突爆发后,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与欧盟冻结了总值约3000亿欧元的俄罗斯资产,其中大部分(约1900亿欧元)被存放在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账户,美国仅持有约50亿欧元的俄主权资产。如上文所说,这些资产所产生的收益正被用于偿还G7向乌克兰提供的贷款,但基础资产并未被动用。
在被冻结的俄资产的处理问题上,欧盟各国没有达成共识。据英国《卫报》报道,英法这两个呼吁建立所谓“意愿联盟”结束俄乌冲突的国家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英国方面主张没收俄资产,欧盟国家捷克、爱沙尼亚和波兰也一直支持没收。前英国国家安全顾问里基茨认为,法英可以“通过将资产交给乌克兰来避免紧张局势”,如果英国和欧盟同意利用俄被冻结资产,那么乌克兰将有可能既从欧洲供应商购买武器,也从美国购买武器,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