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前,这根本无法想象。”此前,陆军某旅排长曹嫄从未想过,只要几分钟,就能在复杂难辨的电磁环境中赢得主动权。
这款软件的研发者正是赵雨睿。刚来没多久,她就成了单位的“红人”。结合实践工作与课题研究方向,她撰写的研究成果在高手云集的擂台上“杀出重围”,获得东部战区某领域成果一等奖、全军2021年度某领域成果二等奖。
获奖后,赵雨睿开始琢磨如何给系统“瘦身”。“减少非关键信息与相关流程,才能提高战时效率。”赵雨睿说。
“被部队需要,是最让一个军人自豪的事。”实践手记上,写着赵雨睿的成长心声。
和赵雨睿精研战场不同,她的同学王媛此番岗位实践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初到部队的王媛不曾想到,短短数月里,自己会颠覆对大气科学专业的认知。
一次,部队派船奔赴某海域执行任务。海面之下,汹涌的波涛却在“酝酿”一场风暴……
“有危险!”看着显示器上突然变化的数值,承担值班任务的王媛神经紧绷。
分析原因,提出预判,王媛沉着冷静汇报情况。一场天气会商随即展开。经过综合评估,海洋室采纳了王媛的建议,第一时间通知任务部队驶离危险海域。
最终,风浪被他们甩到后面,任务圆满完成。
“成就感‘爆棚’!”这次经历,让王媛对自己的专业定位和军旅生涯有了重新定义。
部队填需求,学员选岗位。一次岗位实践,成了岗位和人才“双向匹配”的过程。不仅让人才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感,也让部队遇见了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岗位实践,一辆院校开往战场的“快车”
“你看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操作?”盯着方寸电脑屏幕,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黄震面对面指导着学员陈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