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两项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为了推进这项政策,白宫同时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声称此举旨在提升美国竞争力,强化国家主权,捍卫经济安全。
这一被特朗普本人称为“历史性”的贸易措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不仅美股期指应声暴跌,各国政府也纷纷表态反对,就连美国国内经济学界和国会也对其政策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特朗普版“关税算法”:荒谬还是精准?
所谓“对等关税”,在特朗普口中被包装成“保护美国经济利益”的合理工具。然而,当外界深入了解其计算方式后,不禁哗然。特朗普在当天的讲话中自豪地展示了一张图表,列出了多个国家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差额”,并一一解释“报复关税”的逻辑。
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计算所谓“对等关税”的公式竟是——用美国对该国的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出口总额,得出一个比例后再除以二,作为其应征税的关税比率。比如,特朗普声称美国对印尼存在179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印尼对美出口为280亿美元,他便用179除以280,得出64%,然后“打个五折”,征收32%的关税。
照此逻辑,中国“对美征税”是67%,他则收34%;欧盟“征税”39%,他收20%;越南90%,他收46%。这种明显脱离经济现实、不依照国际通行关税数据,而是拿“逆差比率”来决定征税水平的做法,被舆论嘲讽为“川氏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