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新闻媒体彭博社报道,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反对声音。批评人士认为,此举可能会导致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可能导致贸易面临崩溃的局面。
最新政策草案显示,美国政府打算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造船征收一次性费用,金额高达100万到350万美元不等。收费标准根据船舶的吨位和运营情况来决定。这项政策不仅针对中国航运公司,还包括国际船东使用的中国制造船舶,甚至那些已经下单但还没交付的中国船舶。政策的直接目的是“重振美国造船业”,因为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超过50%,而美国造船业几乎微不足道,只有0.01%的市场占有率。美国政府预计通过这项政策每年能够增加400亿到520亿美元的收入,并计划将这笔钱用来补贴国内的造船企业。此外,政策还规定未来15%的美国出口货物需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运输,以刺激本土航运业的复苏。
政策细节的模糊之处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如何界定“跟中国相关的船队”。如果一家欧洲公司使用的是中国造的船,股权结构复杂,是否会被罚款尚不清楚。更让人头疼的是,这项政策具有追溯效力,意味着不少企业可能因为几年前的采购选择而突然遭到重罚。航运法律专家预警,这或许会引发大量诉讼,进一步加大全球贸易的变数。
如果这项政策真的实施,美国的港口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已经进行了私下评估,一旦新费用生效,他们可能得将中国制造的船只撤出美国航线,改为投放到欧洲或亚洲市场。这种变动直接导致美国港口的处理能力大幅下降。虽然洛杉矶、长滩这些大型港口或许还能勉强维持运转,但像奥克兰、查尔斯顿这样中型港口,很可能因为船只撤走而陷入半失灵的状况。运输费用的上涨几乎是在所难免的。假设有一艘装载1900个标准集装箱的船,如果要缴纳350万美元的费用,那么每个集装箱额外的成本就得加到780美元左右。这些费用最终会落到货主身上,货主又会通过抬高商品价格把这笔账算到消费者头上。市场分析指出,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扬3%到5%,这在已经不低的通胀基础上又添了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