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特朗普关税政策或令美国港口混乱 贸易海啸预警

2025-03-30 09:23:47 来源:带你吃火锅

美国著名新闻媒体彭博社报道,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反对声音。批评人士认为,此举可能会导致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可能导致贸易面临崩溃的局面。

最新政策草案显示,美国政府打算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造船征收一次性费用,金额高达100万到350万美元不等。收费标准根据船舶的吨位和运营情况来决定。这项政策不仅针对中国航运公司,还包括国际船东使用的中国制造船舶,甚至那些已经下单但还没交付的中国船舶。政策的直接目的是“重振美国造船业”,因为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超过50%,而美国造船业几乎微不足道,只有0.01%的市场占有率。美国政府预计通过这项政策每年能够增加400亿到520亿美元的收入,并计划将这笔钱用来补贴国内的造船企业。此外,政策还规定未来15%的美国出口货物需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运输,以刺激本土航运业的复苏。

政策细节的模糊之处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如何界定“跟中国相关的船队”。如果一家欧洲公司使用的是中国造的船,股权结构复杂,是否会被罚款尚不清楚。更让人头疼的是,这项政策具有追溯效力,意味着不少企业可能因为几年前的采购选择而突然遭到重罚。航运法律专家预警,这或许会引发大量诉讼,进一步加大全球贸易的变数。

如果这项政策真的实施,美国的港口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已经进行了私下评估,一旦新费用生效,他们可能得将中国制造的船只撤出美国航线,改为投放到欧洲或亚洲市场。这种变动直接导致美国港口的处理能力大幅下降。虽然洛杉矶、长滩这些大型港口或许还能勉强维持运转,但像奥克兰、查尔斯顿这样中型港口,很可能因为船只撤走而陷入半失灵的状况。运输费用的上涨几乎是在所难免的。假设有一艘装载1900个标准集装箱的船,如果要缴纳350万美元的费用,那么每个集装箱额外的成本就得加到780美元左右。这些费用最终会落到货主身上,货主又会通过抬高商品价格把这笔账算到消费者头上。市场分析指出,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扬3%到5%,这在已经不低的通胀基础上又添了燃料。

对美国的出口商来说,形势更加严峻,农业产品和能源的出口极度依赖散货船运输,而在这方面,中国造的船舶占据了重要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天然气出口商已经发出提醒,表示他们的项目需要依赖德国生产的钢管,而这些钢管通常是通过中国的船只来运输的。如果航线有变,关键设备可能会晚几个月交付。煤炭出口商现在面临的危机更为紧迫,因为他们的亚洲客户已经开始找其他供应商,想要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运输问题。更深层的影响是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旦运输费用猛涨,美国的农产品、化工产品和机械设备的出口价格就会失去原来的优势。贸易商或许会转向加拿大、墨西哥甚至南美的市场去采购类似商品,这样一来,美国的出口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经济模型显示,若政策全面推行,美国的出口贸易可能在一年内缩减8%到12%,对经济增长造成直接影响。彭博社更是直言,这一行动可能会重创美国经济。

特朗普政策的支持者们相信,高额收费会让航运公司转向美国的造船厂下订单,从而振兴国内的制造业。但实际上,美国的造船行业早就衰退了许多年,现在剩下的几家大船厂基本上全靠海军的订单才能支撑下去。商用船舶的建造能力并不强,一艘集装箱船从下单到交付,可能要耗时7年,而中国的船厂一般在18个月内就能搞定同样的订单。成本问题也十分棘手,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加上供应链的不完善,美国造船的费用一般是中国的5倍以上。在中国,造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约得花1.8亿美元,而在美国则得花3.5亿美元以上。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的高额关税使得国内造船成本直线上升,这让美国的船厂在国际市场上更加难以竞争。技术和人才的短缺也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坎,现代造船需要大量精密焊接、动力系统的整合以及环保技术,而美国早已经没有了完整的船舶工业生态。高端技术依旧得靠日本和韩国的供应商,而熟练的焊工、船舶工程师等重要岗位却存在明显的人才短缺问题。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大西洋集装箱公司曾尝试在美国建造新船,结果因为工期拖延和预算超支,不得不转向中国船厂,现在类似的情况或许又要重演了。政策中最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的,恐怕就是强行规定15%的美国出口货物必须用美籍船舶运输。现如今,美国的商船队总共就不到200艘,而且大部分都年头太久,根本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航运分析师直言不讳地表示,就算政策硬是要推行,新增的订单更可能会流向日本或韩国,而不是美国本土的造船厂。

特朗普的“天价船舶费”政策,看似是对中国的经济战,其实可能会引发一场影响整个世界的贸易海啸。美国造船业如今的困境,是多年政策错误积累的结果,光靠单方面的惩罚措施是没法一下子扭转局面的。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加深的时代,任何重大的贸易政策动荡都不会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最终波及的必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稳定。航运业的资深观察者们常说得很到位,“在贸易上发狠的人,最后受伤的多半是自己。”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