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是现象,国际竞争力下降是根源。2024年9月,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撰写《欧洲竞争力的未来》报告,痛心疾首地警告“欧盟正面临极大挑战”,今后每年需要“额外增加7500亿到8000亿欧元投资”扶持创新,这比2023年欧盟GDP的4%还多。
然而,冯德莱恩要求增加8000亿欧元军事预算,只能令“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挤压经济投资的份额。
北约多年来“背靠美国好乘凉”。冷战结束30多年,欧洲各国武器库存已大幅减少,国防工业严重萎缩。特朗普多次批评北约成员国防务开支均未达到规定的“GDP的2%”。
俄乌战争第一年,有网站使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比较俄罗斯和北约的军事实力。在军人总数、空军装备、海军装备上,俄罗斯大幅落后,但三类地面战车数量均超过北约:自行火炮、塔式火炮、自行式火箭发射器,且核弹头比北约多190个。
俄罗斯和北约的军事实力对比图
关键是,北约当时有30个成员国,俄罗斯只是一国;北约占优势的装备数量,一半以上来自美国。
北约2024年3月发布的《年度报告》,将俄罗斯界定为“对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稳定最重大且最直接的威胁”,秘书长马克·吕特呼吁欧洲国家转向“战时思维”,将部分民众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补贴用于武器研发和生产,并明确表示北约国家军费开支应超过GDP的3%。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秘书长首次提出将民生资金投向军事用途。
面对美国不断施压,欧盟和北约愤而“自力更生”,是一步步走向美国挖好的“坑”里:出钱武装自己,出钱武装乌克兰,出高价买能源,还要补贴欧洲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和关税的冲击——钱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