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特朗普挖好了坑,欧洲请进(5)

2025-03-10 16:46:53 来源:百家号

对乌克兰战争,英国和法国的态度一致,做法略有区别。

英国坚持“离岸平衡手”策略,担任“跨大西洋掮客”,借奥库斯协议向法国、德国施压,同时以“欧洲最坚定的抗俄者”身份向美国邀功。乌克兰战争期间,其既支持北约东扩,又推动英欧领导人会谈,试图弥补脱欧后的影响力真空。

但其实,苏联解体后,英国是最先致力乌克兰“卸甲”的国家。1994年英国、俄罗斯和美国发起《核不扩散条约》,指明销毁继承苏联、世界第三大核武库乌克兰的核武器。俄乌战争爆发,英国又率先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远程导弹。2025年1月,斯塔默与泽连斯基签订“100年伙伴关系协议”。2月底,泽连斯基在白宫碰了钉子,也是斯塔默在唐宁街与其“久久拥抱”,发放附带“购买英国军火”条件的22.6亿英镑贷款。

3月1日,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英国首相斯塔默(左)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交谈/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法国不肯放弃“新拉丁帝国”使命,隐隐以欧盟领袖自居,“白宫争辩”后最先提出建立“维和部队”、扩大法国核保护伞。只是“拿破仑情结”和现实能力之间有一定落差,不得不既展示雄心,又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欧洲军”计划仅动员14国5000人,演习时人数经常缩水;鼓起勇气向乌克兰提供“暴风影”巡航导弹(射程250公里),但严禁打击俄罗斯本土;试图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法,未遂。

英国和法国在地理上都和乌克兰有一定距离,多少怀着“帝国冲动”,而且尚有余裕“隔岸观火”。

德国“不惜一切”

德国和英法不一样:不敢有“帝国冲动”,也没法完全“隔岸观火”。

首先,在延续雅尔塔体系的世界里,德国是带有“原罪”的战败者,没有“帝国旧梦”可言。其次,德国与乌克兰历史渊源颇深,纳粹军队在1941年至1944年占领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饥饿计划”没收当地粮食供给军队,引发乌克兰大饥荒,基辅和哈尔科夫部分人口被饿死。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