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国商务部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列入禁止出口限制技术目录。这一消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路透社率先报道了这一消息,中国此举显然是针对美国此前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种种打压行为,如芯片禁售和对台军售等。
中国过去多是采取针对性防守策略,而这次则是主动出击。选择电池技术作为反制手段并非偶然。目前,中国在全球锂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70%。基准矿业情报机构负责人表示,中国的这些技术对西方锂生产商构成了挑战。
美国一直试图重振本土电池产业,但面临诸多难题。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矿山资源,却缺乏先进的提纯技术。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美国生产的矿产成本高且质量低,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此前,美国对中国企业如华为、中兴单方面罚款时,中国因国力较弱不得不让步。如今,中国已具备独立生产中端芯片和低端光刻机的能力,并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为反击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些美国高层可能认为中国的反制措施影响有限,但他们忽视了工业回流的复杂性。稳定的社会治理、优质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以及便捷的基础设施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美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短板,即使提供再多优惠政策,资本也不会轻易回流。
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指出,中国的出口禁令将影响美军武器生产。军工企业对此感到焦虑,因为相关材料和技术受限,武器制造进度受到阻碍。国际舆论场上也有不同声音,部分欧洲国家虽然未公开表态,但私下讨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国际组织呼吁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美国似乎仍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维持霸权姿态。
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关注。日韩在电池产业与中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禁令密切关注并重新评估自身产业布局。东南亚国家则希望中美贸易摩擦不要波及自身,以保持区域经济稳定。近年来,东南亚通过承接部分产业转移实现了不错的经济发展。
这场围绕电池技术出口禁令的博弈仍在继续。中国凭借自身实力打出有力一击,美国如何应对,全球都在观望。这场博弈不仅关乎中美两国,还将影响全球经济与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