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意识到单靠美国并不能高枕无忧,在新一轮的炒作中,菲律宾将潜在的合作目标扩大到军事同盟之外所有与中国存在竞争的国家。目前,菲律宾除了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签署了军事协议外,还在积极接触加拿大、法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据菲防长特奥多罗本月22日公开讲话,马尼拉可能在明年之前与这些国家签署部队互访协议。在中菲南海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这些协议指向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此外,菲律宾还鼓动印度这个与中国存在激烈竞争的南亚大国介入南海,邀请它列席与美国举办的年度海上军演。
第三,马尼拉与北京沟通时态度反复无常,政策摇摆不定。
上月“6.17”冲突发生后,为了和平解决海上争端,中菲两国曾于7月2日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9次会议。事后,菲方先是否认与中国达成了一项管控分歧的“君子协定”,而后又于21日率先透露已与中国在月初的磋商中就“坐滩”军舰“马德雷山”号补给问题达成了协议。但仅过了一天,菲方再次反驳协议内容,指中国“事先通报、现场核查”的说法不准确,并称菲律宾将继续维护自身“海域权利”和“管辖权”。
菲律宾出尔反尔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源于近期美国再三承诺共同防御义务覆盖南海。此外,7月8日菲律宾与日本签署了军队《互惠准入协议》(RAA),两国成为“准同盟”。加上早在12年前生效的、与澳大利亚签署的《部队访问协议》(VFA),菲律宾在亚太地区如今手握三张“同盟/准同盟牌”,这无疑增添了它向中国“要价”的自信。再者,如前所述,目前菲政坛分裂严重,以外交部为主的文官集团持“鸽派”立场,主张与中国和平谈判。而以军队和警察等强力部门为主的武官集团持“鹰派”立场,主张正面对抗中国。两派在争夺南海事务决策权上持续拉锯。由于军警部门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无论外交部与中方达成什么样的谅解与共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有可能被军方无视。菲律宾军方的目的不外乎层层“加码”,迫使中国在谈判桌上作出更多让步。然而多次反复不仅减损了菲律宾的国际信誉,还会增加沟通成本、激化矛盾,迫使中国采取更强力的措施管控争议岛礁,这对菲律宾自身而言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