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国几十年制裁下的伊朗之殇(6)

    2024-05-28 09:41:31 来源:环球时报

    李子昕提醒说,这么多年来,伊朗在基础工业和日用品方面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也着力在生物医药和军工领域取得一些突破性或不对称性的发展优势,但是军工方面的发展并未对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全面带动作用,伊朗在航空等复杂的集成型工业上的水平相对有限,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制造,一些飞机零部件可能由自己制造,但在维护水平以及自产零部件与原有飞机的匹配度上还存在问题,这加剧了航空事故的多发。

    “大局仍然可以稳定”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前,伊朗曾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而现在却成为中东地区的反美先锋,在地区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伊朗总统及外长等的遇难事件,是否会对伊朗国内以及中东地区局势产生影响?

    对此,邹志强表示,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此次事故打断了伊朗正常的政治发展进程。一般来讲,伊朗总统都会连任一届,而此前莱希只担任了3年总统,所以筹备总统选举、顺利完成过渡、维护国内团结稳定成为伊朗近期国内紧迫的政治任务。至于谁能够成为总统和未来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接班人,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引发伊朗国内领导层之间新一轮的博弈。不过,伊朗最高领袖才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因此此次事故不至于引发伊朗政治动荡,大局仍然可以稳定。

    李子昕也认为,伊朗总统和外长罹难,对该国总体政策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伊朗的国内外政策仍然将保持总体稳定态势,原因除了最高领袖是伊朗最高领导人之外,还包括伊朗的政策具有钟摆效应,会进行自我纠错。

    在国际层面,邹志强认为,伊朗的外交政策会保持稳定,其与美国、以色列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会改变,但冲突也不会升级。伊朗的地区影响力也不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

    李子昕介绍说,伊朗代理外长巴盖里曾经是伊朗外交圈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理念与此前莱希政府的外交政策比较一致。更重要的是,伊朗当前的国家利益是需要与周边阿拉伯国家进一步改善关系,创造更有利于伊朗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外部环境,这样核心利益的存在使其仍将进一步推行对沙特等其他国家的睦邻政策,沙伊和解的基本盘不会改变。从大方面来看,伊朗外交仍将维持“向东看”的政策,将在欧亚经济联盟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与周边地区国家的互动中来。

    (责任编辑许朝)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