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里海石油联盟”管道上,纳扎尔巴耶夫就顺了俄罗斯的意思。1994年,他在莫斯科大学演讲,首次提出“欧亚经济联盟”的概念,经济上整合前苏联国家,实现商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差不多可以对标欧盟的统一市场,属于是90年代少见的“大棋党”了。一开始俄罗斯反应冷淡,直到被“休克疗法”忽悠瘸之后,才意识到西方靠不住,又重新捡回“欧亚主义”的理念。为避免步子迈得太大,1995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率先“拜把子”,成立了俄白哈关税同盟,并发展出“欧亚经济共同体”。哈萨克斯坦力推“里海石油联盟”管道,希望做成经济一体化的样板项目。面对俄罗斯的犹豫,纳扎尔巴耶夫又在安卡拉与美国签署宣言,参建从阿塞拜疆到土耳其的输油管线,巧妙地“以退为进”,劝俄罗斯“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最终,哈萨克斯坦没有理睬美国和土耳其的那条管线,而“里海石油联盟”也顺利开建。俄、哈、欧与跨国企业,都尝到了甜头。
在俄罗斯看来,哈萨克斯坦是“通往南方的大门”,位置实在太重要了,甚至超过乌克兰。就算俄罗斯跟乌克兰闹翻,还有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能往欧洲运油。如果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关门”,那与中亚其他国家的联系,将被完全阻隔,俄罗斯的“后院”,真的就塌房了。过去20年里,俄罗斯向中亚地区的投资,八成也投在哈萨克斯坦。而且,两国有漫长的边境线,都面临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渗透。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承担不起失去哈萨克斯坦的后果。
但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就没招了吗?事实证明,石油管道是俄罗斯敲打小弟的抓手。非对称式的经贸关系,更是对俄罗斯有利。历史上,苏联苦心将哈萨克斯坦这块地,打造成原材料供应基地,只有资源开采业,其他的工业几乎为零。但开采的天然气,还要送到俄罗斯境内加工,没法直接卖。俄罗斯常年是哈萨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而哈萨克斯坦能拿出手的产品,能源和原材料,俄罗斯却根本不在乎。客观来说,与俄罗斯做邻居,限制了哈萨克斯坦经济上独立、发展本国工业的空间。想要出口多元化,开拓市场,都要俄罗斯点头。这就跟之前提到的“环大国贫困带”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印度的邻国那么穷?你可以说他们遭到了压榨。但从印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向小国提供人才,还是吸引人才,它都有太多的话语权,和塑造小国的能力。换一组国家,换一种资源,一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