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讲究的是术业有专攻。你种你的花,我种我的瓜。”冯延杰说,这种模式也有好处,那就是必须练就“独门绝技”,才能“一招鲜,吃遍天”,但它也有弊端,那就是面对不同的专业保障任务,技师很容易就变成了“路人甲”。
“一味地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会催生出更多的‘隔行如隔山’。”营长李刚告诉记者,以前一连负责装甲装备维修,二连负责轮式车辆维修。虽然两个连仅是一楼之隔,但彼此专业区分上“泾渭分明”。一旦维修技师碰到跨专业难题,就只能请“外援”。
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勤务保障营有了新天地。新的使命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保障力量?这成为摆在营连干部面前的必答题。
跳出棋局,来到现实世界,“车”还有必要走“一”字吗?有一段时间,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修理一连连长杨显洁的心头。
“身处新的作战体系中,只有重新审视战位、重塑官兵能力素质,坚决走一专多能之路,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让保障力真正成为战斗力。”思路理清之后,该营推出了《一专多能军士培养方案》,区分3个层次,义务兵、初级军士重点突出本职业务训练,练精“一专”本领;中级军士在练精本职专业同时,经过集中培训再精通两门专业;高级军士在“专一通二”基础上,再了解3门专业,实现一专多能。
能力重塑和提升,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渐渐地,各专业连队之间的壁垒逐渐打破,一批一专多能的保障人才涌现出来。训战中保障隔阂渐渐消除,合训的默契程度越来越高。
当官兵观念整体发生转变的时候,新能力也在不断形成。
一场综合维修演练中,面对“趴窝”的战车,副营长王洋一边组织伴随保障力量抢修,一边呼叫卫生救护、装甲器材车辆给予保障。与此同时,一台装备抢修车在开进途中驾驶员“阵亡”,底盘修理工方凯及时补位,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