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修理技师的“学习清单”
■记者陈典宏通讯员黄远利
夜深人静,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勤务保障营修理一连学习室里,电气修理技师范米刚还在忙着梳理当天遇到的装备维修难题。
调整改革后,范米刚从修理班长变成了修理技师。他现在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变的不只是称呼,更是肩头的责任和压力。这种压力,倒逼他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次外出执行任务,他都会把修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记在本子上,回来后立即拉出清单。
这个新习惯的形成,始于几年前。那次,面对一台发生故障的新型步战车,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不得其门而入”:以前熟悉的仪表盘变成了电脑终端,以往常见的横七竖八的电路变成了集成电路……
“对装备越深入了解,越是感到有压力。”范米刚说,“装备越先进,操作越简单,内部构造往往越复杂。知道‘怎么按’容易,但知道‘按了不灵怎么办’很难,做到‘一摸准’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等来的跨越,只有积累出来的质变。”从此,范米刚不断拉出自己的“学习清单”,把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能力短板一一记录在册,然后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
这几年,范米刚的本子越写越厚,“学习清单”越拉越长……对此,范米刚很清楚,“每一次记录,都是一次机遇;每一次‘补漏’,都是一次成长。”
范米刚曾经对照技师职责,算了一笔账:这几年,自己“恶补”的能力短板涉及近10种型号的新装备维修技能。
“‘学习清单’也是‘能力清单’。”该旅参谋长赵小新说,“更强的能力”来自艰苦训练,也来自高效学习。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几年,该旅勤务保障营全面建设一年一个台阶。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该营官兵开展个性化学习,为练兵备战“蓄能充电”,一批专家型、工匠型军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