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勤务保障营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组织官兵强化抢修战车训练。
“棋局”变了,“棋子”必须跟着变
——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勤务保障营建设战斗型保障队伍新闻观察
■记者陈典宏通讯员黄远利
炎炎夏日,铁甲奔流,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放眼演兵场,该旅勤务保障营的“车”“马”“炮”合理配置,编有卫生救护、修理方舱、弹药补充等功能车辆的基本保障队如影随形,隐匿于山野间的机动保障队随时准备支援,前进保障队依据战斗进程适时开进……
“敲击键盘,命令直接下达至后装保障席,勤务保障营融入体系形成的新能量正在释放。”该旅保障部部长陈永刚说,随着这种力量架构的形成,勤务保障营官兵正在从“粮草官”转变为“战斗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几年来,从编制落地到能力生成,该旅勤务保障营持续为新作战体系联“网”、通“脉”、供“血”,正在成为一支适应性强、反应灵活、精干高效的保障力量。
几年来,从“积木组合”到“体系融合”,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厉兵秣马,实现能力跨越式发展,为遂行新使命新任务迈出坚实一步。
该旅勤务保障营官兵正在进行油样识别训练。
能力之问:
跳出棋局,“车”还有必要走“直线”吗
蜿蜒曲折的高原山路,一条钢铁长龙滚滚向北。
行军中,指挥通信连一台指挥车“趴窝”。修理一连装甲装备抢救技师冯延杰闻讯而至,一番“望闻问切”,不到15分钟就让指挥车“满血复活”。
指挥车底盘出故障,没想到“唤来”的是装甲装备抢救技师!对此,勤务保障营营长李刚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今天的跨界实践,源于昨天的技能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