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卡尔·文森”号与换装后的第147战斗机中队应该不存在明显的战备完好率问题。尽管美国航母编队的海外部署——尤其是类似南中国海这样的前沿部署,一定伴随有“表演”和威慑的成分,但刚拿到新战机的“卡尔·文森”号绝不是“花拳绣腿”之辈,而是武装到牙齿随时准备实战的战争机器。F-35C在这样的海外前沿部署任务中频繁起降演训,就是为了能尽早与航母战斗群磨合到最佳状态,尽早在实战化部署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较大概率这只是一次因飞行员操作不当或单机突发故障导致的偶然事故。仅就网络流传的视频来看,事故的直接原因应该就是舰载机“重着舰”,也就是飞机着舰时垂直下降率过大,接地载荷超过飞机给定的极限值,导致飞机像一块石头“砸”到甲板上。至于“重着舰”的原因则有三种可能:
一是进近时下滑线偏高,飞行员为了能在预定拦阻区着舰,增大了进近下降率;二是进近时油门偏小,也就是发动机转速偏低,动力偏弱,导致飞机下降率偏大,而油门偏小的原因既可能是飞行员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加油门,也可能是当时发动机出现故障;三是飞控系统出现故障。
需要注意的是,舰载机着舰与陆基战斗机有很大不同。陆基战斗机通常采用等速下滑着陆,而舰载机则需要在小速度情况下用油门来调节控制下降率。舰载机起落架一旦接触到甲板,必须加大油门,这是为了保证有足够大的着舰速度,防止在万一没有勾上阻拦索时,能在长度有限的航母飞行甲板上再次复飞。这就对舰载机飞行员的起降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坠落视频第7秒开始,显示出飞行员可能决断迟缓,舰面进近引导观察员已经发现偏差,急促呼叫飞行员,但没有复飞成功,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正是这样的“重着舰”,使飞机起落架承受的冲击力过大,直接导致1个主起落架折断,从航母侧方冲出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