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持续性的全球疫情,让世界经济一度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
1月中旬,联合国发布《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劳动力市场挑战不断,供应链问题得不到解决,加上通胀压力增加,全球经济复苏正面临巨大阻力。
报告预测,继2021年经济增长5.5%后,2022年全球产值预计将仅增长4.0%。
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全年GDP突破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
但同时也意味着,2022年,中国经济将迎来高增长数字后的动能切换。
挑战,更加复杂严峻。
很多未知!
因此,“不确定性”,在今天再度成为热词。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尽管每个企业都希望能永续经营、基业长青,但这件事确实不容易。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其中,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
而在疫情反复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企业所经历的“不确定性”挑战更多——裁员、破产、倒闭,成为常见名词。
大浪淘沙见英雄。
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生命力顽强的企业,历经风雨,仍然韧性十足: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华为、海尔,走过20年创业历程的爱尔眼科,已经成长为中国新经济先锋力量的一众互联网公司。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面对“不确定性”,有智慧的企业,会主动“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