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特朗普和普京都是主导型的外交风格。普京更关注战后安排,包括通过修改宪法明确乌克兰的中立国地位、限制乌克兰部队规模和外国驻军、全面解除对俄制裁等,并得到美国关于战后地区安全架构方面的具体承诺。
特朗普则更关注迅速冻结战争,通过“交易”确保美国不再因乌克兰过度承担成本。另一方面,乌克兰可能更关注如何平衡“主权”与“治权”,如何获得可靠的长期安全保障,以及如何更快地融入欧洲。各方在议题优先排序上本就存在落差。
资料图:2019年6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日本大阪参加G20峰会。新华社/美联
当然,谈判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这次是美俄高层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首次面对面接触,有助于双方把真实的想法摆上台面。未来特朗普与普京的元首会晤,也有利于淡化上述立场分歧;但在乌克兰危机持续三年,俄乌承受上百万伤亡,美欧付出千亿规模军事和经济援助的背景下,各方在核心诉求上不会轻易让步,施压与妥协的相互交织可能持续数轮。
相较于俄罗斯、乌克兰甚至欧洲强调的“持久和平”或安全保障,特朗普的“和平方案”更聚焦短期结果。简言之,只要能够通过所谓“百日计划”实现哪怕是暂时停火,无论最终乌克兰和平机制和安全保障能否建立,都足以被特朗普以“和平总统”自居渲染为己方的胜利。
普京和泽连斯基,为什么都不能轻易妥协?
毫无疑问,特朗普的“止战心切”给予俄罗斯在“战与和”问题上更多政策回旋空间。从国防预算增长、持续提升军工产能、强化合同兵招募力度来看,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边打边谈、以战逼和”的策略。
俄罗斯要的不只是简单的停火或冻结,而是期待把停火与战后安排相关议题挂钩,重新规划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秩序。正如笔者在上一篇访谈中所提到的那样,普京要的不是“新明斯克协议”,而是“新雅尔塔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