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机还需要狗斗吗?还需要机炮吗?
当国内军迷朋友还在争论歼-20这些问题时,美国专家已经开始谈论隐身机之间的激光空战了。
这是美专家
克里斯·奥斯本的最新言论,预测将来有可能发生歼-20与F-35同时发射激光攻击对方的场景,还说中国空军可能在发展机载激光武器,以跟上美国空军的步伐。
美专家的最新言论并非空穴来风,美国确实早就在发展机载激光武器了。
最早是ABL机载激光武器(Airborne Laser)项目,上世纪90年代启动,用于战区弹道导弹助推段防御,平台为波音747-400飞机,采用氧碘化学激光器。
该项目研发时间历时近16年,总耗资超过50亿美元,并且进行了9次拦截试验(7枚为靶弹,2枚是真实弹道导弹目标,分别是1枚固体燃料导弹和1枚液体燃料导弹)。尽管ABL项目于2011年年底被终止,但通过实施该项目,美国在激光器技术、能源制备和光束控制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为其新型机载激光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美国导弹防御局又开始寻求可由高空无人机携带的新一代机载激光器。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由大平台携带的高能激光武器。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研制小平台可携带的战术激光武器,并且取得了突破。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去年2月向美国空军交付了LANCE高能激光武器, LANCE为“下一代先进紧凑型激光器(Laser Advancements for Next-generation Compact Environments)”的缩写。
据介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17年11月获得了设计、开发和生产LANCE的初始合同,作为“空军自卫高能激光演示器”(“神盾”)计划的一部分。整个“神盾”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除了“长矛”之外,还有一个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的光束控制系统,负责将激光引导到目标上,以及安装在飞机上的吊舱,由波音公司负责。
注意,目前美国研制的战术激光武器,主要是用于自卫的,也就是拦截来袭的空空导弹、地空导弹、巡航导弹等,搭载的平台是F-15、F-16这类战斗机,发射功率在100kw左右,有效杀伤距离10-20km之间,高空的杀伤效果会更好,因为高空空气稀薄,激光光束的能量衰减得没那么严重。
另外,美国研制的这种战术激光武器,是一种激光吊舱,携带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