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中,一营炊事班负责驾车运送晚饭的驾驶员曹少华在炮袭中“阵亡”。谁知,接替曹少华开车的炊事员朱文涛却将运输车开进了“弹坑”。
“在家时,我开自动挡的汽车技术还不错。这次开的是手动挡大运输车,就有点手忙脚乱。”眼看着战友们吃不上做好的热饭,朱文涛窘迫极了。
午夜,演练仍在继续。虽然出了这样的特情,战友们并没有抱怨。“听说,昨天夜里一连有个战友吃自热干粮时,被远处的红外夜视仪发现了。我们可得藏好了!”他们几人一组,轮流猫在单兵掩体里,吃着野战食品,补充体力。
这次演练设置了连贯且复杂的课目,还要区分层次完成任务。“拓展延训为每个人设置了新考卷。我们不仅要将真实战场的情况拓展到训练场,还要以严苛的标准把关战斗力的生成。”作训科科长刘文平现场给笔者讲了某战斗小组“一个课目考两遍”的故事。
“车辆损坏,你们必须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抢修。”暗夜无光,导调员给前出侦察的一个战斗小组出了难题。
全班迅速跳下车,组织警戒。中士张天朔率先钻进车底查看情况,很快排除故障。接下来,导调员又抽点上等兵张智良,要求他完成野战条件下通用装备一般故障的分析判断。
张天朔悄悄拍了拍张智良的肩膀说:“没事,就是简单的油路问题,以前我教过你。”
张智良钻到车底,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他摸来摸去蹭了一手油,就是找不到症结所在,只好打开了手电筒。
没想到,在夜里灯火管制的情况下,手电筒一开,全班被判“出局”。还没有看到侦察目标就被迫踏上返程,战友们自然不甘心。张天朔重新给“徒弟”张智良讲起了装备应急抢修技巧。
看到张智良有些失落,班长陈鹏宇安慰说:“回去好好补课,把今天的情况记到‘错题本’上,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
这次演练,面对新考卷,不少人都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也正是通过这次演练,很多一线官兵找到了制约实战能力的症结和拓展延训的重点,建立起了自己的“错题笔记”。
这些官兵深知,只有答好眼前这张新考卷,才有资格迈进未来战争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