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集中攻关,经历几次“头脑风暴”后,一个初步的想法跃然纸上:在高于大纲、严于大纲的基础上,区分义务兵、初级军士、中级军士、高级军士组织过关考核,其中共同科目、基础性技能课目免训不免考;旅参谋部结合兵种特点,为达到过关标准的官兵明确能力拓展目标,以营连为单位结合实际开展拓展技能、增训课目。
笔者在该旅作训科看到一本厚厚的表格,上面记录了各单位每名官兵的“拓展延训路径规划”,数十个课目已全面铺开,机关业务部门随时跟进,为基层答疑解惑。
刘文平说:“现岗位能力、已拓展完成专业、下一步计划拓展专业,每阶段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这些点,是我们对标未来战场,勾勒出的考试重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也是官兵的成长路线。”
“复习”方法各异,追求打赢的目标相同
草原上,一支专业分队正在组织演练。发现某弹坑后,洗消班班长高晓凯立即带领车组人员跳下车,查看弹坑和道路。
查明现场情况,准备操作时,他们却被连长徐立亚叫停了:“请侦察班班长刘扬扬讲评一下刚才洗消班组织的行动。重点说说你们侦察班的经验,讲点教案上没有的!”
刘扬扬毫不客气,讲评了13点不足和解决问题的小窍门,分队官兵将这些要点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
“以前,我们大多派出混编分队遂行任务。后来,我们发现侦察分队和洗消分队的互补能力离实战还有不小差距。最近,我们正组织针对性训练补齐这块短板。”徐立亚说。
演练结束,高晓凯在复盘会上说:“虽然自己以前也学过侦察,但仅仅是浅尝辄止,远说不上精通。参加成体系拓展延训后,我的侦察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千里之外,一条大江上“烽烟”滚滚,一艘艘门桥接连下水。江面上,汽艇推着门桥缓缓驶向对岸。在这场紧张的舟桥作业演练中,几乎看不到中、高级军士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