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运-20科研人员哽咽回忆研发往事 冲破技术封锁的决心

2025-06-04 16:52:43 来源:上官茂华

运-20科研人员哽咽回忆研发往事 冲破技术封锁的决心!近日,美国商务部再次暂停向中国商飞出口LEAP-1C发动机及相关技术许可,对依赖该发动机的国产C919大飞机实施“卡脖子”威胁。这一消息让人不禁想起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在翱翔蓝天五年后黯然下马的历史,以及当初如果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今天的中国航空工业可能会有不同景象。

在教员的指示下,1970年8月27日,上海飞机制造厂接到研制中国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的任务,代号“708工程”。来自全国的科研人员汇聚黄浦江畔,克服无经验、无图纸、无外援的困境,开始了大飞机的研制征程。运十设计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攻克气动布局,手工绘制了大量图纸,最终在1980年9月26日成功试飞,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能造大型喷气客机的国家。运十不仅在试飞中表现出色,还展现了高国产化率的技术成就。

然而,运十的命运却在1981年发生了转折。民航总局以“水平不够先进”为由明确表示不会采购。1985年,运十项目被悄然搁置,总装厂房里的飞机沦为废铁,技术资料被销毁,研制队伍被迫解散。运十的下马原因众说纷纭,但偏离了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是不争的事实。

运十下马后,中国航空工业走上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歧路。与美国麦道公司的合作并未带来预期的技术转移,反而导致核心技术的断层。1997年波音收购麦道后,要求中方销毁所有技术资料,单方面终止技术转移。这二十年间,中国航空工业在“合作-被骗-再合作”的循环中,技术能力与国际差距越来越大。

直到2007年,国务院通过《大型飞机方案论证报告》,中国大飞机项目重启。这一次,中国航空人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推进C919民用客机研发,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军用运-20运输机,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飞跃。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