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大V:乌对俄突袭或改变战争形态 “廉价苍蝇”颠覆战场(3)

2025-06-02 15:59:08 来源:旁观之人

这让俄罗斯投入数百亿美元构建的传统防空体系面对这种极不对称的威胁时显得效率低下,仿佛用昂贵的猎枪去打随处可见的苍蝇。此外,3D打印等快速制造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无人机的生产速度。在某些情况下无人机的制造速度甚至能超过前线的消耗速度,这意味着这种低成本的空中威胁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让对手防不胜防。

俄乌冲突带来的另一个深刻启示是民用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巨大潜力。当俄罗斯试图通过电子干扰破坏乌克兰军队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时,乌克兰巧妙地转向了埃隆·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系统。这个原本为民用上网设计的网络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的军事价值。它为乌军提供了比许多传统军用通信系统更稳定、更强大的数据链路,确保了前线部队能够实时接收战场信息,并精确指挥无人机群进行协同作战。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也显著提升了乌军的作战效率。通过灵活的算法,AI能够帮助无人机或操作员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从识别目标到决定攻击的整个流程,据称最快可在0.3秒内完成。AI与星链的结合甚至赋予了乌克兰同时操控上千架无人机进行协同攻击的能力。这不再是简单的“一架对一架”而是“一群对一点”甚至“一群对一片”的攻击模式,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倍增器,足以让任何潜在对手感到忌惮。

俄乌战场上的实践清楚表明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纯粹军用科技的较量。民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向军事领域的转化应用正在成为影响战场态势的关键变量。很多在冲突中大放异彩的无人机其设计灵感甚至直接来源于战前的民用产品。

这无疑给各国军方敲响了警钟:在持续投入传统军事装备研发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前沿民用科技的潜在军事用途,并推动军民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未能及时适应这种技术潮流未来在战场上面对武装了最新民用“黑科技”的对手时可能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