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制裁政策引发了美国企业的强烈反弹。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对华芯片限售将导致公司每年损失50亿美元收入,因为中国客户已转向自主研发替代方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直言,试图阻止中国获得先进技术就像不让别人买钉子来阻止他们造房子。在航空领域,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国际公司专供C919的LEAP发动机,若美方禁止对华出口,GE不仅将失去全球最大单一客户,其在中国市场的其他业务也将受到影响。这种局面暴露出美国制裁政策的根本性矛盾。
中日韩等稀土进口大户开始重新布局供应链。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投入3000亿日元补贴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和越南建立稀土加工基地。韩国浦项制铁则投资12亿美元在智利开发伴生稀土矿。但这些项目面临环保和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主导地位。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科技脱钩的“多米诺效应”。荷兰ASML公司无法向中国出口极紫外光刻机,转而研发无需稀土的纳米压印技术。德国西门子放弃使用稀土的永磁电机技术,但新方案使风力发电机成本暴涨40%。这些被迫进行的产业转向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面对美方制裁,中国采取分层应对策略:对欧盟释放稀土松动信号以分化西方阵营,对美国则采取“对等反制+市场威慑”组合拳。中国海关近期加强了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导致相关货物清关周期延长两周。在C919供应链问题上,中国商飞已启动B计划,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发的国产航电系统进入验证阶段,江西赣州稀土永磁体工厂的产能提升至每月120万片。中国民航局收紧波音787客机的适航认证进度,直接影响到美国西南航空的航线扩张计划。
这场博弈催生了新的全球产业链形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始采用不含稀土的永磁同步电机,柏林工厂试验从北欧进口稀土原料。丰田汽车联合松下电器开发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将稀土使用量减少70%。这些技术创新看似是对制裁的回应,实则揭示了资源民族主义倒逼产业革命的趋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方都付出了代价。欧盟工厂因稀土短缺减产12%,美国芯片企业市值蒸发超过1.5万亿美元,中国稀土走私量同比激增300%。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因此变得更加沉重。(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