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为何对华抛出橄榄枝 政治算计与经济考量。菲律宾外长马纳罗在东盟峰会期间表示,愿与中国达成额外协议以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这一表态引起了外界关注。近期,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繁,一方面释放对话信号,另一方面却与美日韩等国进行军事联动。5月26日,美菲“2025海上勇士合作”联合演习启动,日本陆上自卫队和韩国海军陆战队首次参演,演习假定情境是应对“中国海洋活动”。同一天,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东盟峰会上呼吁加快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并强调该准则应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5月21日,菲律宾两艘公务船未经允许进入中国南沙群岛相关海域,并非法登礁,中国海警依法采取水炮警示等反制措施。菲方船只甚至试图撞击中国海警舰艇,显示出其挑衅行为并未停止。马科斯政府态度的转变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从内部政治格局来看,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对马科斯阵营不利。此次选举改选了国会众议院全部317个席位和参议院24个席位中的12席,马科斯阵营仅获得参议院12个改选席位中的6席,低于民调预期。杜特尔特阵营获得5席,双方竞争激烈。选举失利导致马科斯民意支持率持续低迷,其所在阵营未能在参议院锁定弹劾副总统莎拉所需的关键席位,不得不考虑缓和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关系。南海问题曾是马科斯攻击杜特尔特的主要议题之一,这促使他调整对华政策。
此外,马科斯政府在经济治理方面表现不佳,面临通胀、财政赤字、就业压力等多重挑战。中国是菲律宾主要的经贸及投资伙伴,为解决经济问题,马科斯需要改善对华关系以获取更多合作机会。在东盟内部环境方面,多数成员国更关注经济增长,主张搁置涉海争端。东盟十国中,除菲律宾外,其余国家大多清楚当前重点是经济增长,需远离阵营对抗,强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即便曾有涉海争端的越南等国,也倾向于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对美国拉拢态度谨慎。菲律宾此前拉拢美日等域外势力搅局南海的做法已引起东盟内部不满。明年菲律宾将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为顺利开展外交工作,避免遭到东盟国家施压,马科斯政府有必要软化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