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户仍愿意继续买中国产品。最近,美国超市里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中国商品被民众疯狂抢购,货架常常被一扫而空。从日常用品到电子产品,从服饰到食品,各类“中国制造”都成了抢手货,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在物价飞涨的当下,美国消费者对价格越发敏感。2023年美国CPI同比上涨6.5%,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价格居高不下。中国商品以超高的性价比脱颖而出,在沃尔玛、Costco等超市,同样品质的商品,中国制造的价格往往比欧美品牌低30%-50%。例如,中国产的刀具不仅价格只有美国本土品牌的一半,而且更加锋利耐用,这使得中国商品成为众多美国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首选。
尽管美国近年来一直试图推动“供应链去风险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中国成熟的产业链和高效的物流体系依旧难以被替代。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加工制造,各个环节紧密配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临近年末购物季,美国零售商急需大量备货,中国供应商凭借快速的交货能力和充足的库存,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纽约一家超市经理透露,很多美国本土品牌下单后往往需要等待数月才能交货,而中国供应商通常能在几周内完成交付,极大地保障了超市的货物供应,拯救了销售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