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线下超市,Temu、SHEIN、阿里国际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也持续火爆。这些平台通过创新的“全托管模式”和跨境直邮服务,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极致低价和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Temu在美国的下载量超越亚马逊,部分热销商品一上线就被秒空。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轻松点击,就能购买到来自中国的各种特色商品,便捷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激发了美国民众对中国商品的购买热情。
虽然部分美国政客不断鼓吹“减少对华依赖”,但普通民众却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调侃:“政客说不要买中国货,但超市里除了中国货,其他根本买不起。”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深刻反映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现实与政治叙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割裂。民众更关注的是商品的性价比和自身的生活需求,而不是政治口号。这场抢购潮充分证明,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市场中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美国智库彼得森研究所分析指出,与其强行“脱钩”,不如思考如何在高附加值领域与中国竞争,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平价商品的需求。美国超市里的这场中国商品抢购潮看似简单的消费现象,实则是全球供应链、消费者选择与经济政策相互交织、复杂博弈的结果。它提醒着世界,贸易的本质终究是互利共赢,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强行推动“脱钩”,最终损害的往往是各方的利益。(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