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等关税这剂药反噬自身。2025年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核心关切与政策主张,并回应了美国近期对华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单边主义行为。这份2.8万字的文件不仅是中方对当前局势的权威表态,也揭示了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与未来发展方向,是对两国关系走向的理性展望。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还牵动全球经济格局。
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是一场“双输博弈”。近年来的中美经贸摩擦本质上是单边主义与多边规则、零和思维与合作逻辑的激烈碰撞。自2018年以来,美国依据《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商品加征多轮关税,覆盖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商品,中国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这场“经济消耗战”的后果远超预期。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4%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而中国对美出口企业利润率压缩3~5个百分点。关税战导致中间品贸易成本上升12%,迫使跨国企业重构产业链。美国绕开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单边行动严重削弱了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加剧了全球贸易规则碎片化风险。
白皮书明确指出,以关税等为威胁、要挟的限制措施既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也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严重影响。数据层面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商品的依赖度不断降低,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后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分散了对美贸易依赖。中国对美出口已从传统低端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机电产品、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美国则面临通胀压力与产业回流不及预期的双重困境。历史证明,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最终损害的是其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