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那句“语言环境好了我会回来”,或许已经暗示了离开的根本原因:不是身体、也不是情绪,而是他认为现在的社交平台,噪音太多,价值太少。
他的“布道”生涯,为何引人共鸣?
自2015年以“大道无形我有型”之名登陆投资社群,段永平用近十年的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位“价值投资布道者”。他在社交平台不是讲故事,而是拆逻辑;不是追热点,而是讲常识。
他不会告诉你苹果今天涨了几个点,但会提醒你思考:“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你只愿意拿10天吗?”他不会回应每一个个股提问,却会用乔布斯的经典语录反击对苹果创新的质疑:“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到他面前。”
他以一己之力,在躁动不安的投资环境中,竖起了一面理性的旗帜。
在市场陷入恐慌时,他是那个坚定买入腾讯的人;在白酒股集体下挫时,他是少数继续重仓茅台的人;而在多数人担心AI过热时,他淡然表示“用过很多AI工具,但还看不清。”
这种冷静背后,是他几十年来打磨出来的一套投资纪律:寻找确定性高的商业模式,尽量不做预测,把风险管控当作第一要义。他喜欢那些拥有“护城河”的公司,那种能持续提供差异化价值、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企业。
他不追逐短期收益,但对未来风险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他可以在一年赚10%,却拒绝冒500%收益背后的巨大代价——这是他所说的,“投资,是对风险的管理。”
他为何选择“此时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