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一个很适合尹锡悦政权终结的日子。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极度迷信,喜欢在手心儿写“王”字的尹锡悦为了逃避传说中风水不好的青瓦台,特意把总统府搬到了原国防部大楼。事实证明,还是青瓦台的风水好啊。
这四个月以来,我们对韩国政治的观察一般都聚焦在尹锡悦弹劾案,现在终于尘埃落定,可以讲一些更深层,更长远,也更能解答大家心中疑惑的问题了。
我们都知道韩国总统普遍下场不太好,不过以1987年民主化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总统下场不好的原因其实是两码事。
1987年之前,韩国政治的主要矛盾是总统独裁,这个问题严重归严重,可这类问题,它一点儿都不新鲜。新鲜的是1987年韩国执政和在野的各方人马互相妥协、搞出来的半吊子体制,也就是现行的《大韩民国宪法》。
而对1987年体制的清算,比对尹锡悦的清算和谁将成为下一届总统的影响都更加深远。
壹请回答,1987
1986年,菲律宾独裁者马科斯总统倒台之后,韩国军政府在美国的亚洲盟友里就显得分外扎眼。放眼亚洲,只剩下韩国还在给盟主的金字招牌抹黑了。
韩国在野党受到菲律宾民主人士成功上位的鼓舞;韩国军政府也越发认识到,一旦出了乱子,美国恐怕不会帮自己镇场子。
偏偏韩国还要在1988年主办汉城奥运会,偏偏这次奥运会受到全世界格外的瞩目——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分别遭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抵制。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80年代唯一一次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参与的奥运盛会。
赶上这么个时间,韩国军政府如果再敢搞暴力镇压,苏联就有了理由,应金日成主席的要求,将奥运会的主办权,连带着其象征的朝鲜半岛政权合法性一起转交给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