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反映美国多重困境
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美国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美国还将对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具体税率包括:对柬埔寨实施49%,对越南46%,对泰国36%,对中国34%,对印尼32%,对瑞士31%,对南非30%,对印度26%,对韩国25%,对日本24%,对欧盟20%,对英国10%,对巴西10%,对新加坡10%……
此外,美国还宣布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该关税从4月3日午夜起生效。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孙立鹏看来,所谓“对等关税”,是特朗普上台后对外发动的“贸易战2.0”的体现,是前期针对个别国家或某一领域、产品关税的升级版。同时,目前,美国国内存在一些滞胀风险。特朗普认为,可以牺牲短期经济利益,以换取美国经济长期转型,即通过贸易关税手段,实现所谓的贸易平衡,一定程度上扭转美国巨额贸易赤字情况。此外,特朗普还想要塑造贸易政策对外谈判的框架。原先是先谈判,再进行关税打击,即有打有谈;此次是先全面关税施压之后再谈判。孙立鹏预测:“在全面加征高关税之后,美国可能要开始新的双边或周边谈判进程。”
王海兵也认为,“对等关税”是美国近年来典型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保护主义行为的再次体现,也反映出美国自身在政治、经济、贸易等多方面的困境。
首先,美国国内政治冲突不断,在此背景下采取“对等关税”措施,意在转移国内矛盾。不仅如此,鉴于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地位以及特斯拉公司近期遭遇,宣布汽车行业25%特定关税生效这一举动不免有“政商勾结”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