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韩国在野党阵营近期频繁发出弹劾总统尹锡悦的政治信号,这场政治博弈已成为观察韩国宪政体制韧性的关键。尽管弹劾程序尚未正式启动,但政坛的剧烈震荡揭示了韩国民主化转型三十余年后仍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
目前韩国国会的权力格局为“朝小野大”,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仅掌握109个席位,而在野联盟以共同民主党为首则控制180席,形成压倒性优势。这种失衡导致尹锡悦政府推行的《劳动改革法》和《医疗改革法案》等核心政策在国会遭遇高搁浅率,2023年政府预算也被大幅削减4.8万亿韩元(约合36亿美元)。
高丽大学政治系教授金宰亨认为,弹劾已成为在野党制衡总统的最后武器。虽然宪法规定弹劾门槛需200名议员提案并获得三分之二通过,但在野党目前距此仅差20席,迫使执政党必须争取至少14名无党派议员的支持,而这些议员的立场随民意波动摇摆。
在野党提出的弹劾指控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韩日《慰安妇协议》后续处理引发受害者团体集体诉讼;对美武器采购激增87%引发周边国家战略疑虑;CPI连续18个月突破3%警戒线,泡菜价格同比暴涨41%,医师罢工致诊疗量锐减35%;法务部长韩东勋的检察官背景及针对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调查被指存在政治操控嫌疑。
不过,宪法法院前法官朴范澈指出,除非能证明总统直接下达违法指令,否则司法指控难以成立。根据对299名现任议员的立场分析,即便在野党全力动员,预计也只能获得163张支持票,距离法定200票门槛仍有差距。这一推算基于共同民主党92%议员支持、国民力量党3%议员倒戈和无党派议员45%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