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反无人机反导有发展
近年来,无人机在全球多场地区冲突中频繁现身,成为战场上的“新宠”。从引导炮火精确打击目标,到携带炸弹对重要设施发动突然袭击,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无人机带来的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反无人机作战逐渐成为全球攻防的新战场。
那么,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将朝着什么方向演进?
反无人机技术的探测模式有哪些?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地区冲突,从纳卡战场上土耳其TB-2无人机的惊艳首秀,到中东战场上自杀式无人机集群对沙特关键设施的精准打击;从俄乌冲突初期“海马斯”系统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再到当前乌军无人机集群战术的广泛运用,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屡屡建功。
为了有效应对无人机威胁,反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军事观察员王亚男介绍,目前反无人机技术的探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王亚男:第一种是利用雷达探测在低空和中空飞行的无人机;第二种是利用电子侦察手段侦测无人机的操纵信号;第三种是通过可见光和红外技术发现无人机;此外,还可以利用声学手段探测距离比较近的无人机。
各国反无人机作战能力如何?
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无人机已突破传统武器的效能边界——单架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成本不足现代战斗机的1%,却可实现90%以上的战场覆盖能力。这种“费效比革命”倒逼各国将反无人机作战提升至战略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