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一步解释称,目前仍有许多关键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达到可以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成熟度:“我们必须确保这些前沿技术真正具备工程可行性,才能将其整合进未来的机型设计中。当前我们还没到那个阶段。”他补充道,空客的目标是在2035年至2039年期间推出这款全新的商用飞机。
实际上,福里早在去年就曾透露,空客希望在本十年结束前,即2029年前,正式启动新一代飞机的研发进程。业界分析普遍认为,从研发立项到正式投入运营,商用客机的周期通常需要七年左右,这意味着这款飞机的问世时间大概率将落在2035年后。
在机体结构方面,空客也在积极推进“明日之翼”(Wing of Tomorrow)项目,该项目聚焦于开发一种全新概念的轻型折叠机翼设计,同时也在测试更先进的新型复合材料,力图在减重与结构强度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空客还在考虑大幅提升新机型的月度产量,目标是将单月产量提升至100架,几乎是目前A320neo产量的两倍。这一规划若能顺利实施,不仅将增强空客在全球窄体客机市场的供应能力,也将为客户提供更具弹性的交付选择。
除了传统动力系统的优化外,空客并未放弃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探索。公司重申,尽管氢能源飞机的研发进度已被推迟5到10年,但仍在积极评估氢燃料电池飞机在区域航线市场上的可行性。其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争取在2035年之前完成相关技术的成熟与验证。
整体来看,空客的新一代单通道飞机项目已逐步浮出水面。虽然公司尚未公开全部技术路线图,但其释放出的信号已足以表明,空客并不满足于现有技术的微调,而是在力求突破的基础上,寻找未来航空领域的决定性技术优势。对空客而言,这不仅是下一款明星产品的前奏,更是一场事关市场主导权与行业引领力的战略豪赌。(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