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一些连锁反应已经显现。北约内部分裂加剧,美欧博弈白热化。美国防长主张“欧洲承担乌克兰防务”,甚至提议组建“无美国参与的维和部队”,而德法坚持“和平必须与欧洲共同实现”。吕特试图调和矛盾,但美欧在军援责任、谈判主导权上的分歧难以弥合。这场会面更像是北约在舆论压力下的“危机公关”,而非实质性突破。
乌克兰可能成为“弃子”,其战略价值遭重估。特朗普近期暗示乌克兰可能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而泽连斯基签下稀土大单仍遭冷遇,暴露出乌方“棋子命运”的残酷现实。若北约最终推动“冻结冲突”而非彻底解决,乌克兰恐将沦为地缘博弈的牺牲品。
全球格局震荡,美国霸权松动。北约的摇摆态度反映出美国战略收缩的深层逻辑。从暂停军援到甩锅欧洲,美国正将资源转向亚太,而欧洲被迫接过“烫手山芋”。这种转变可能加速多极化趋势,促使更多国家重新站队。
吕特与泽连斯基的会面,虽然看似为俄乌冲突按下“暂停键”,实则暴露北约的力不从心。无论是“公正持久”的口号,还是美欧的互相推诿,都难以掩盖一个事实:这场战争早已不是乌克兰自己能决定的游戏。(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