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该审查由澳大利亚前外交和贸易部门负责人、现昆士兰大学校长彼得·瓦尔盖斯领导,目前澳政府尚未决定是否公开报告中的建议。有内部人士表示,400万澳元对澳政府预算来说“连一个四舍五入的误差值”都算不上,但对智库来说,这种连续而稳定的年度资助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目前以中国为重点的智库屈指可数”
与澳大利亚各类智库交流密切的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涉华智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校自设智库,其中有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高校智库,如悉尼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墨尔本大学的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等,也有智库以亚洲研究院一类的冠名,但其研究重点为中国,如乐卓博大学的亚洲研究院,此类智库得到高校经费支持,研究成员来自全校各院系,拥有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条件;第二类是挂靠在高校下的智库机构,大多由政府机构、企业或个人出资建立,往往针对性强,投入充分,成果转化渠道明确,但具有稳定性不够的特点,一旦投资方发生变化,就会面临生存危机,“中国事务”便是其中的代表;第三类是以独立名义设立的综合性智库,中国问题研究是其最重要的研究领域,资金来源有个人,也有企业或政府机构,以号称“独立智库”的ASPI为例,其金主包括澳、美国防部以及雷神、洛克希德·马丁等国际军火商等。
“坦率地说,澳大利亚目前以中国为重点的智库屈指可数。”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詹姆斯·劳伦森(中文名罗震)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国内目前可用于支持中国问题研究的资源非常有限,这一现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显然不利于澳大利亚更好地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