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挂附加装甲、加装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的直10为直20护航。直升机编队护航作战中,武装直升机的必要性仍然毋庸置疑,但对其生存性的考验越来越大。
新武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首先其尾梁的厚实程度不在陆军型直20之下,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弹面积,但在应对敌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威胁时的生存能力更强。而新武直平台在直20的基础上“瘦身”带来的减重减阻成效,除了带来机动性的提升之外,自然有一部分可以用于增强防护性能。除了被动防护的装甲部分之外,包括各波段告警系统、传统/定向干扰等针对来袭导弹的软杀伤手段配置,相信也会应有尽有。尽管目前还缺乏细节印证,但正如一位群友所说,能按照今年新加坡航展上“顶配版”直10ME安排,就很让人满意了。
由于图像较为模糊,新武直的航炮型号目前仍然莫衷一是。
正如这张三机对比图所反映的那样,新武直虽然在机头设备布局上与米-28有些类似,但座舱设计更接近YAH-63/AH-64这类美式武装直升机。直10/直19分别使用了这两类串列座舱构型,部队在实际使用中认为,两类构型并没有明显优劣之分。因此,新武直的座舱构型选择以更有利于总体布置为主要考量;在沿用直20基本设计的前提下,新武直的机体高度限定为与直20相当,采用占用垂直空间较少的座舱布局,更有利于对前机身空间的优化利用。
说到在运输/通用直升机基础上研制武装直升机,中美俄都有各自的成功案例:从直9到直19,从UH-1到AH-1自不必说,苏联从米-8到米-24再到米-28的进化也属此范畴;而相比从S-70到AH-64的大动干戈,西科斯基公司当初计划在S-70“黑鹰”基础上发展的S-71,则在理念上与新武直更为接近。
S-71的概念模型,可见后机身等部分与S-70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