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施洋】
本周,围绕持续发酵的红海海运危机,在美军和胡塞武装互相发动以对方为目标的军事打击行动之后既没有见到缓和的动向,也没有破局的希望;但作为在军事力量上占据优势的美国却继续调兵遣将,显示出可能要在红海“再干一场”的倾向;与此同时,台湾海军的“新一代主战舰”研制悄然露出不少消息,让外界再次关注起了“震海计划”失败之后的台海军水面舰建造计划。
是“大打”还是“小结”?
自1月12日美英两国军舰对胡塞武装发动巡航导弹攻击和空袭以来,原本由胡塞武装攻击以色列港口城市和红海上与以色列相关船只所引发的红海航运危机,进一步向着失控方向加速。
美国最早只是作为以色列的一个盟友,在红海上拦截一系列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巡飞弹,顺便标榜自己“维护国际航行自由”,却不知不觉成为对胡塞武装实施持续军事打击的领头人和主力军。胡塞也从开始时作为“抵抗之弧”一端,以对以色列港口的低强度袭击和有选择的袭船来给巴以冲突“敲边鼓”,结果现在却成了西方媒体口中“红海危机”的反派大魔头。
红海航运危机原本只是影响埃拉特港的“以色列南部港口航运危机”,如今却俨然影响了整个欧亚大陆,成了某种形式的又一次“苏伊士运河危机”。
只不过在如今的环境下,“美军动武”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了
这种危机的不断上升,自然与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围绕海运的“互不相让”与“交替升级”有关。美国从1月12日发动对胡塞的首轮大规模打击行动以来,至少在1月13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2日对胡塞武装进行了导弹打击和空袭,攻击目标则从胡塞武装的机场、雷达站、指挥中心、防空系统、弹药库,到暴露的胡赛武装反舰导弹和弹道导弹发射阵地,不一而足。参与打击的美军则来自包括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上的舰载机部队,“菲律宾海”导弹巡洋舰、“格雷夫利”和“马森”号导弹驱逐舰,“佛罗里达”号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4架英国皇家空军的“台风”多用途战斗机。